牙周病是什么?这些症状你可能正在忽视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口气怎么漱口都消不掉?别以为这只是“上火”,很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牙周病被称为“口腔沉默”,初期不痛不痒,等发现时往往已到中晚期。我国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5%,但主动就医的不到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患。
牙周病不只是牙龈出血那么简单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、紧贴牙齿的。当菌斑长期堆积形成牙结石,细菌会持续刺激牙龈,导致红肿出血(牙龈炎)。如果放任不管,炎症会向深层扩散,牙槽骨(牙周炎),终出现牙齿松动甚脱落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牙周病菌可能通过进入全身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风险。
自查牙周病的6个危险信号
1. 刷牙出血或吮吸牙龈出血 2. 牙龈颜色暗红、肿胀发亮 3. 口腔异味持续存在 4. 牙齿看起来“变长”(牙龈萎缩) 5. 牙齿松动或咀嚼无力 6. 牙龈与牙齿间形成深口袋(探诊深度>3mm) 出现以上任何一条,建议尽快到正规口腔机构检查。
为什么天天刷牙还会得牙周病?
很多人疑惑:“我每天刷牙两次,怎么还会得病?”其实,普通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牙缝、牙龈沟等隐蔽部位容易残留菌斑。这些地方的菌斑48小时就会钙化成牙结石,而牙结石无法通过刷牙去除。此外,吸烟、熬夜、压力大、糖尿病等都会加速牙周组织。
治疗才是解决之道
网传的“盐水漱口”“牙膏”等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。正规治疗分为三步: 1. 基础治疗:超声波洗牙+龈下刮治(深度清洁牙龈下方) 2. 药物治疗:针对性使用抗菌漱口水或局部用药 3. 维护期:每3-6个月复查,防止复发 中重度患者可能需牙周手术或植骨。记住:早治疗花钱少佳,晚期治疗费用可能翻倍。
日常预防的4个关键点
1. 升级清洁工具:改用小头软毛牙刷,配合牙线/冲牙器清洁牙缝 2. 改良刷牙方法:用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震颤),每次不少于3分钟 3. 控制危险因素:戒烟、控制血糖、减少碳酸饮料 4. 定期维护:每年少1次洗牙+口腔检查 特别提醒:孕妇激素变化易引发妊娠期牙龈炎,更需加强口腔护理。
关于牙周病的常见误区
误区1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 :牙缝本是牙结石占位,清除后暴露原有问题,越早洗牙损伤越小。 误区2:“老了都会掉牙” :牙周病才是主因,坚持维护80岁也能保有20颗功能牙。 误区3:“治疗一次就能” :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定期复查才能保持稳定。
牙周病防治的关键在于“早发现早干预”。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,别再用“近太累”自我安慰,及时就诊才是对自己负责。记住:投资口腔健康,就是在为未来的生活质量存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