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到底值不值得做?正畸医生5个关键问题
近总能在电梯里听到这样的对话:"你家孩子戴牙套了吗?""唉别提了,正纠结呢..."牙齿矫正这个话题,确实让很多家长和成年人都拿不定主意。今天我们就来正畸那些事,把大家关心的问题一次性说清楚。
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好看
很多人以为矫正就是为了让牙齿整齐好看,其实远不止如此。牙齿排列不齐会导致刷牙死角增多,长期容易引发龋齿和牙周病。上下牙咬合不正常,还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,导致头痛、耳鸣等问题。临床上就遇到过不少患者,直到矫正完才发现困扰多年的偏头痛消失了。
特别提醒家长们,7岁左右就该带孩子做次正畸检查。有些颌骨发育问题在这个阶段就能早期干预,避免后期需要复杂治疗。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这么早矫正,具体要医生判断。
现在矫正方式有哪些选择?
目前主流的有三种方式:传统金属托槽、陶瓷托槽和隐形牙套。金属托槽稳定、价格亲民,适合学生群体;陶瓷托槽美观度更好,远看不太明显;隐形牙套可以自行摘戴,清洁方便,但对自律性要求高。
要说哪种好?其实没有标准答案。每个人的牙齿情况、预算和需求不同,适合的方案也不一样。比如拥挤的牙齿,可能金属托槽反而更好。建议先做检查,让医生给出建议。
成年人矫正会不会太晚?
这是门诊被问多的问题之一。实话实说,年龄确实会影响矫正速度,但并不存在"过了某个年纪就不能矫正"的说法。我们接诊过不少40岁以上的患者,都能达到理想。只不过成年人骨骼已经定型,矫正时间可能比青少年长3-6个月。
要注意的是,成年人的牙周健康状况很关键。如果有牙周病,需要先治疗稳定后才能开始矫正。这也是为什么建议想矫正的成年人,先做口腔检查。
矫正过程中要注意什么?
戴上牙套后,确实需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。首先要调整饮食,、过黏的食物要避免,像坚果、年糕这类容易导致托槽脱落。其次是口腔清洁要更仔细,建议随身携带便携牙刷,每次吃完东西都简单清理。
复诊周期也要严格遵守。一般金属托槽4-6周复诊一次,隐形牙套可能8-10周一次。遇到托槽脱落、钢丝扎嘴等情况,要及时医生,不要自己摆弄。
矫正后保持器要戴多久?
很多人在拆牙套时特别兴奋,结果忽视了保持器的重要性。牙齿是有记忆的,如果不戴保持器,很容易反弹。通常建议年全天佩戴,第二年可以改为夜间佩戴,之后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减少。
遇到过不少患者,因为没好好戴保持器导致牙齿移位,不得不二次矫正。所以千万别在后一步功亏一篑,保持器和矫正过程同样重要。
说到底,牙齿矫正是个需要医患配合的长期过程。建议有想法的朋友先到正规医疗机构,拍片检查后再做决定。记住,适合别人的方案不一定适合你,医生的个性化建议才是可靠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