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是怎么回事?这些症状提醒你该看牙医了
当牙齿突然开始隐隐作痛,喝冷水时像被一样难受,或者吃甜食时出现短暂的酸疼感,很可能就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作为口腔中常见的疾病之一,牙体牙髓病如果不及早治疗,轻则导致牙齿敏感,重则可能引发剧烈牙痛甚牙齿坏死。今天就让我们用通俗的语言,这个藏在牙齿里的健康隐患。
为什么牙齿会"生病"?两大元凶不容忽视
牙体牙髓病主要包括龋病和牙髓炎两类问题。我们的牙齿虽然外表坚硬,但其实内部布满神经血管。当牙齿外层的釉质被后,细菌就会长驱直入:
1. 龋病俗称"虫牙",其实是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,一点点腐蚀牙齿形成的黑洞。刚开始可能只是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点,慢慢发展成褐色小洞,这时往往不痛不痒容易被忽视。
2. 当龋齿越来越深,细菌感染到牙髓(俗称"牙神经")时,就会变成牙髓炎。这时牙齿会出现典型的"冷热痛"——喝冰水时刺痛,含热水时胀痛,晚上平躺时疼痛加剧,时连止痛药都压不住。
这些信号提醒你该就诊了
很多人觉得牙疼忍忍就过去了,其实牙齿的求救信号非常明确:
• 吃酸甜食物时牙齿发酸,漱口后很快缓解——这是早期龋齿的表现
• 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,用牙签戳有粗糙感
• 突然出现自发性疼痛,尤其晚上痛得更
• 牙齿对冷热刺激特别敏感,持续时间超过10秒
• 牙龈起脓包或面部轻微肿胀
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别等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
治疗没有想象中可怕 现代技术更人性化
提到看牙医,很多人反应是钻头的"滋滋"声。其实现在的牙科治疗早已今非昔比:
对于浅龋,医生会用生物相容性材料直接补牙,整个过程且快速;当龋坏接近牙神经时,可以采用保护牙髓的特殊垫底材料;如果已经发展为牙髓炎,根管治疗也能在局部麻醉下舒适完成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千万不要相信"牙疼含白酒""花椒止牙痛"等偏方。这些方法可能暂时麻痹神经,但会延误治疗时机,导致感染扩散。
预防胜于治疗 日常护理记住这5点
保护好牙齿其实很简单,关键是养成好习惯:
1. 每天早晚刷牙3分钟,学会使用牙线清洁牙缝
2. 减少碳酸饮料和甜食的摄入频率,吃完及时漱口
3. 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小洞早补不遭罪
4. 牙齿排列不齐容易藏污纳垢,可以考虑矫正
5. 吸烟会加速牙周病发展,好尽早戒烟
关于牙体牙髓病的常见疑问
Q:补过的牙齿还会再坏吗?
A:如果边缘出现缝隙可能再次龋坏,所以建议使用树脂等现代材料,并定期复查。
Q: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一定要做牙冠吗?
A:失去活髓的牙齿变脆,做牙冠能延长使用寿命,具体要医生评估。
Q:孕妇牙痛能治疗吗?
A:怀孕4-6个月是相对期,急性炎症更需要及时处理,医生会选择方案。
牙齿问题不会自愈,只会越来越。与其忍受反复发作的牙痛,不如及早就诊。记住:一次规范的治疗,胜过十次急诊止痛。保护好自己的牙齿,才能享受美食的快乐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