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疗是什么?为什么牙齿疼了可能需要做根管?
很多人一听到“根管治疗”四个字就心里发毛,觉得肯定特别疼。其实,根管治疗是牙医用来拯救蛀牙或发炎牙齿常见的方法。简单来说,当牙齿内部的牙髓(就是包含神经和血管的部分)因为深度龋坏、外伤或感染发炎时,医生会通过清理、消毒和填充来保住这颗牙,避免拔牙。
你可能会问:“牙齿疼到受不了才需要做根管吗?”不一定。有时候牙齿明明不疼,但拍片发现牙根周围已经出现阴影,说明感染在悄悄扩散,这时候也得做根管治疗。所以定期检查真的很重要,别等疼得睡不着觉才去看牙医。
根管治疗全过程详解: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可怕
步:医生会先给你打麻药,现在用的麻醉技术很成熟,扎针的痛感可能还没你咬到舌头。等麻药起效后,牙齿和周围组织就没知觉了。
第二步:在牙齿上开个小通道,用细小的器械把发炎或坏死的牙髓清理干净。这时候你可能会听到轻微的“滋滋”声,是医生在用设备冲洗和消毒根管,完全不需要紧张。
第三步:等根管内清洁后,医生会用一种叫“牙胶尖”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填充根管,后把牙齿的缺损部分补上。如果牙齿缺损较大,可能还需要做个牙冠保护起来。
整个治疗过程大概需要1-3次,具体看牙齿情况。很多人做完后说:“原来就这么简单?我之前白担心了!”
做完根管治疗牙齿能用多久?关键看这几点
有人担心:“治疗过的牙齿是不是特别脆弱?”其实,经过正规治疗的牙齿和正常牙齿寿命差不多,但要注意三点:
1. 一定要做牙冠!尤其是后牙,咀嚼力大,不做冠保护容易裂开。前牙如果缺损小可以视情况不做。
2. 别拿治疗过的牙齿咬硬物,比如开瓶盖、啃骨头,这不是牙齿该干的活。
3.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,定期检查。治疗过的牙齿和天然牙一样,不好好刷牙还是会出问题。
关于根管治疗的五大误区,你中了几个?
误区一:“做根管特别疼” 现在的麻醉技术和设备都很,治疗过程中基本无感。少数人术后可能有轻微不适,吃片药就好了。
误区二:“不如直接拔掉种牙” 自己的牙齿永远是好的!只要能保留原牙,就别轻易选择拔除。种植牙虽好,但费用高、周期长,而且没有天然牙的感受功能。
误区三:“治疗完牙齿就死了” 牙齿只是没了神经感知,照样能吃饭咀嚼。牙根周围的韧带和牙槽骨依然有感觉,能感知压力。
误区四:“一次就能做完” 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2-3次,医生是为了确保清创消毒,不是故意拖次数。
误区五:“做完就不会再出问题” 如果密封不严或口腔卫生差,治疗过的牙齿可能再次感染。所以后期维护很重要。
根管治疗多少钱?价格差异大的
根管治疗的费用从几百到几千不等,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:
1. 牙齿位置:前牙操作简单,费用较低;后牙根管复杂,尤其磨牙可能有多根管,价格更高。
2. 治疗难度:比如有没有钙化根管、弯曲根管等特殊情况。
3. 后续修复:单纯补牙和需要做冠的费用差别。
要注意的是,千万别只看价格。有的可能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骤,比如没用橡皮障隔离唾液,这样容易导致治疗失败。
什么情况不能做根管治疗?
虽然根管治疗能保住很多牙齿,但遇到这些情况可能就得拔牙了:
- 牙根纵裂或吸收
- 牙齿松动度超过III度
- 根尖病变范围过大难以愈合
- 患者全身状况不允许(如心脑血管疾病未控制)
如果医生说你的牙齿必须拔除,也别太沮丧。现在有种植牙、桥体等多种修复方式,都能咀嚼功能。
看牙不拖沓,牙齿少受罪
后提醒大家:牙齿问题都是早治比晚治简单,花钱少还少受罪。发现牙齿变色、冷热敏感、自发疼痛、牙龈起包这些症状,别想着“忍忍就过去了”,赶紧约个牙医检查才是正经事。毕竟,你的每一颗牙齿,都是的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