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怎么回事?了解这些能帮你少走弯路
近有不少朋友在问牙周病的问题,有的人只是牙龈有点出血,觉得没什么大事;有的人已经出现了牙齿松动,才开始着急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病,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。
牙周病到底是什么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发生的疾病。我们的牙齿并不是直接长在骨头里的,而是通过牙周膜、牙龈等组织与牙槽骨相连。当这些组织发炎、受损时,就形成了牙周病。
很多人容易把牙周病和普通牙龈炎混淆。实际上,牙龈炎只是牙周病的早期阶段,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时出血。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处理,炎症就会向深层发展,牙周组织,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终引起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
为什么会得牙周病
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和牙结石。我们每天吃饭后,食物残渣会留在牙齿表面和牙缝里,形成牙菌斑。如果清洁不,牙菌斑就会钙化变硬,形成牙结石。
牙结石表面粗糙,更容易附着细菌,这些细菌产生的会刺激牙龈发炎。随着时间推移,炎症会逐渐牙周组织。除了这个主要原因外,吸烟、糖尿病、遗传因素、压力过大等也会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。
牙周病有哪些表现
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略,比如刷牙时牙龈出血、口腔有异味、牙龈颜色变深等。很多人觉得“上火”了,喝点凉茶就能好,结果耽误了治疗时机。
随着病情发展,会出现更明显的症状: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、牙齿敏感、牙齿之间出现缝隙、吃东西用不上力、甚牙齿自行松动。到了这个阶段,治疗起来就复杂多了。
如何预防牙周病
预防牙周病其实并不复杂,关键是坚持做好日常口腔清洁。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三分钟,要特别注意清洁牙齿和牙龈交界处。牙缝清洁也很重要,可以根据自己牙缝大小选择使用牙线或者牙缝刷。
定期口腔检查不能少,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。洗牙能有效去除日常刷牙刷不掉的牙结石,预防牙周病的发生。如果已经患有牙周病,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牙周维护。
得了牙周病怎么办
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牙周病,首先要找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医生进行检查。医生会通过探针检查牙周袋的深度,必要时还会拍摄X光片评估牙槽骨的情况。
牙周病的治疗是根据程度来决定的。轻度牙周病通常通过洁治和龈下刮治来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;中度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;重度可能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。需要强调的是,牙周治疗是一个系统过程,需要患者配合医生,坚持完成整个治疗周期。

治疗牙周病要注意什么
在治疗过程中,选择的医生很重要。牙周治疗需要细致的操作和丰富的经验,医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治疗前的检查必不可少,包括口腔检查和必要的X光检查。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,避免误诊漏诊。
治疗后更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按时复诊。牙周病是慢性病,像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管理,不能指望一次性治好就一劳永逸。
关于牙周病的几个误区
很多人认为牙周病治不好,索性就不治了。实际上,通过系疗和定期维护,牙周病是能够有效控制的。
还有人觉得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、牙齿敏感。事实上,洗牙去除的是本就不该存在的牙结石,之所以洗完后觉得牙缝变大,是因为原来填满牙缝的牙结石被清除了。如果因为担心这个而不洗牙,反而会加重牙周病。
牙周病虽然不是立即危及生命的疾病,但它会影响咀嚼功能,降低生活质量,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牙周病,及时预防,规范治疗,保护好我们的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