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口腔预防保健怎么做?这份实用指南让你远离牙齿问题!
很多人觉得牙齿不疼就不用管,等到牙疼起来才后悔没早点重视。其实口腔问题就像小火苗,越早预防越省心省钱。今天咱们就来普通人日常该怎么做好口腔预防保健,让你少跑几趟牙科。

每天刷牙就够了?你可能忽略了这些关键点
大多数人以为早晚刷牙就是口腔保健的全部,其实还差得远。正确的刷牙方式应该是牙刷倾斜45度,轻轻震颤着刷,每颗牙的里外都要照顾到,整个过程少2分钟。但调查显示,八都只是随便刷刷了事。
光刷牙还不够,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得用牙线清理。很多人觉得用牙线会让牙缝变大,这完全是误解。反倒是长期不用牙线,牙结石堆积才会让牙龈萎缩。建议每天睡前用一次牙线,特别是爱吃肉和纤维类食物的人。
这些常见习惯正在悄悄毁掉你的牙齿
很多人喜欢用牙齿开瓶盖、咬冰块,这些动作会让牙齿出现微小裂纹。还有上班族爱喝碳酸饮料提神,喝完又不漱口,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就被酸蚀掉了。伤牙的要数抽烟,烟草会让牙龈血管收缩,牙周病风险直接翻倍。
家长尤其要注意,别把自己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。大人嘴里的变形链球菌会传给孩子,导致乳牙早早蛀坏。孩子长牙后就要开始用儿童牙刷,3岁前用米粒大小的牙膏就行。
不同年龄段的防护重点有哪些不同?
6-12岁换牙期要特别注意恒牙的生长位置,定期带孩子做窝沟封闭。青少年戴牙套期间更要加强清洁,否则拆牙套时可能收获一口整齐的蛀牙。孕妇由于激素变化容易牙龈出血,建议备孕时就做口腔检查。
中年人工作压力大容易磨牙,可以配个防磨牙垫。老年人假牙要每天清洗,剩余的真牙更要认真刷。糖尿病患者要格外关注牙龈健康,血糖控制不好的人牙周炎进展会更快。

防护该怎么做?多久检查一次合适?
就算没觉得牙疼,也该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。洗牙能清除刷牙刷不掉的牙结石,预防牙龈出血和口臭。有些人洗牙后觉得牙缝变大,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占据的空间露出来了。
口腔检查好和洗牙同步进行。通过探针检查和拍小牙片,能发现肉眼看不见的邻面龋。早期蛀牙补一下只要几分钟,等到伤到牙神经就需要根管治疗了。

花小钱省大钱的口腔保健账
定期洗牙检查的花销,可能还不及治疗一颗蛀牙费用的十分之一。牙周病拖到晚期导致牙齿松动,种牙的费用够全家人洗十几年牙。给孩子做窝沟封闭防蛀,比将来做牙齿矫正便宜得多。
现在很多都能报销基础治疗项目,比如补牙、拔牙和牙周治疗。有些单位还会额外购买商业保险,涵盖洗牙等预防项目。具体可以当地政策。

遇到这些情况别拖,赶紧去看牙医
牙龈出血超过一周不见好、牙齿突然对冷热特别敏感、口腔溃疡两周不愈合、牙龈红肿流脓...这些都不是小问题。有些人牙齿隐隐作痛就吃止痛药硬扛,结果炎症扩散到颌面部,治疗起来更麻烦。
记住:预防的花销永远比治疗便宜,花在牙齿保健上的时间永远比躺在牙科椅上舒服。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你的口腔健康,十年后的你会感谢现在这个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