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治疗:如何拯救你的“疼痛之源”?
牙齿突然疼得睡不着?喝口冰水就酸爽到怀疑人生?别慌,这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让人“闻风丧胆”的口腔问题,告诉你它的治疗方法,以及如何避免踩坑。
什么是牙体牙髓病?
简单来说,牙体牙髓病就是牙齿硬组织(比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和内部牙髓(神经血管组织)出问题了。常见的龋齿、牙髓炎、根尖周炎都属于这类疾病。初期可能只是个小黑点或轻微敏感,但拖久了就会演变成剧烈疼痛,甚导致牙齿“报废”。
为什么牙齿会“发炎”?
牙齿虽然坚硬,但内部其实是“空心”的,里面住着牙髓。当蛀牙太深、牙齿裂了,或者牙龈感染波及到牙髓,细菌就会趁虚而入。牙髓一旦发炎,就像被关在“密闭房间”里——炎症无处释放,压力剧增,疼起来真要命。
牙体牙髓病怎么治?
治疗的核心是“清除感染+保住牙齿”。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不同方案:
1. 补牙: 早期龋齿还没伤到牙髓时,直接清理腐质,用树脂材料补上就行,半小时搞定。
2. 根管治疗: 如果牙髓已经感染,就得做根管治疗(俗称“杀神经”)。医生会清理感染的牙髓,消毒后填充材料,后套上牙冠保护脆弱的牙齿。这是目前保存患牙有效的方法。
3. 拔牙: 只有牙齿烂到无法挽救时才会拔除,拔完后要尽快种牙或镶牙,避免邻牙移位。
关于根管治疗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“杀神经会让牙变脆”
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确实少了营养供应,但戴牙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。不治疗才会让牙齿烂掉。
误区二:“抽牙神经特别疼”
现在都有局部麻醉,治疗中几乎无感。反倒是拖着不治,半夜疼醒的滋味更酸爽。
误区三:“做完治疗一劳永逸”
治疗后牙齿仍需保护,避免咬硬物,每年定期检查,否则可能再次感染。
如何预防牙体牙髓病?
比起治疗,防患于未然更划算:
1. 每天刷牙两次+使用牙线: 光刷牙清洁率只有60%,牙缝藏匿的细菌才是蛀牙元凶。
2. 每半年洗一次牙: 清除牙结石能减少牙龈退缩,降低细菌入侵概率。
3. 少吃黏性甜食: 蛋糕、奶茶等糖分高的食物残渣容易黏在牙齿上,加速龋坏。
4. 别把牙齿当工具: 开瓶盖、咬线头可能导致牙齿隐裂,后期发展成牙髓炎。
治疗费用大概多少?
补牙通常在300-800元,根管治疗根据牙位难度在1500-5000元不等(后牙根管多、操作复杂)。具体价格受地区、医院级别影响,建议先拍片检查后让医生评估。
后提醒
牙疼不是病?疼起来真要命!遇到冷热敏感、自发疼痛、牙龈鼓包等症状,别指望止痛药硬扛,早检查早治疗才是省钱省心的道。记住:牙齿的每一次“”,都是身体在给你发求救信号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