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?人士告诉你
很多人次听到"牙周治疗"这个词时,都会露出疑惑的表情。牙齿不舒服不是补一补就好了吗?为什么要专门治疗牙周?事实上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,近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这个容易被忽视却关重要的口腔健康话题。
刷牙出血别不当回事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带血丝,大多数人会选择换支软毛牙刷了事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这往往是牙龈发出的个求救信号。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,紧贴牙面,刷牙时不会出血。当菌斑长期堆积,牙龈边缘就会发红肿胀,这时稍微受到牙刷摩擦就会出血——医学上称之为"牙龈炎"。
这个阶段如果及时干预,通过的洁牙和正确刷牙就能逆转。但若放任不管,炎症就会向深层发展,形成真正的牙周病。这时你会注意到牙龈开始退缩,牙齿看起来变长,甚出现口臭、牙齿松动等症状。到了这个阶段,就不是简单洗牙能解决的问题了。
牙周治疗到底怎么做?
规范的牙周治疗通常分三步走:
步是基础治疗。医生会用超声波仪器清除牙龈上下的牙结石,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现代技术已经让体验改善很多。配合牙周探针检查,能评估每颗牙齿的炎症程度。
第二步是药物辅助。对于炎症较重的部位,可能会局部使用抗菌药物。现在常用的缓释型药物能持续作用一周左右,避免频繁上药的麻烦。
第三步是维护期。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测血压一样,牙周治疗后需要每3-6个月复查一次。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合适的维护频率,这个阶段通常只需要简单的洁治就能保持疗效。

这些误区耽误了多少人
"洗牙会把牙缝越洗越大"——这可能是关于牙周治疗大的谣言。事实上,牙缝变大是因为原本填满缝隙的发炎牙龈消肿了,暴露出被结石占据的真实空间。不及时清除这些结石,骨头会继续被,终导致牙齿脱落。
"治疗一次就能一劳永逸"也不现实。牙菌斑每天都在形成,就像家里需要定期打扫一样,口腔环境也需要维护。临床数据显示,坚持定期维护的患者,10年牙齿保留率比不定期复诊者高出3倍。

早干预能省下多少钱
很多人因为害怕治疗而拖延,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问题。早期牙龈炎治疗费用大约在几百元,而发展到重度牙周炎时,可能需要进行牙龈手术、甚植骨手术,费用可能上升到上万元。更不用说如果牙齿脱落,种植牙的单颗费用就在万元左右。
值得提醒的是,现在很多正规口腔机构的牙周治疗都已纳入报销范围。尤其是基础治疗部分,可以享受相当比例的,实际自费金额并不高。
日常维护的实用技巧
治疗后的家庭护理同样重要:
- 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,确保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
- 牙线要像"拥抱"牙齿那样呈C字形上下滑动,切忌粗暴拉扯
- 有牙缝的地方建议使用牙缝刷,直径选择要医生
- 戒烟对牙周健康影响巨大,烟草会显著加重病情
后要强调的是,牙周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。研究显示,牙周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的风险。把牙周治疗看作是对整体健康的投资,这个观念值得每个人放在心上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