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外科是什么?普通人需要了解的5个关键点
提到口腔外科,很多人反应是拔牙。但实际上,这个涉及的领域远比想象中广泛。从简单的智齿拔除到复杂的颌面畸形矫正,口腔外科医生就像口腔领域的"型选手"。
哪些情况需要看口腔外科?
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及时到口腔外科就诊:智齿反复发炎、牙齿龋坏无法保留、颌面部外伤骨折、口腔内异常肿块或溃疡长期不愈、牙齿错位影响咬合功能等。特别是智齿问题,约有70%的人群存在智齿阻生情况,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邻牙蛀坏甚囊肿。
常见的口腔外科手术有哪些?
常规手术包括三类:一是牙槽外科手术,如复杂牙拔除、牙槽骨修整;二是颌面部小手术,如唇系带矫正、口腔小肿物切除;三是较复杂的种植外科手术。现在绝大多数手术都可以在局麻下完成,单颗牙齿拔除通常只需15-20分钟。
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
术前需要告知医生完整的健康状况,特别是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情况。术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、吸烟,避免剧烈运动。饮食建议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,通常3-5天肿胀会逐渐消退。如果出现异常出血、持续剧痛或发热,应及时复诊。
如何选择靠谱的口腔外科医生?
正规医疗机构是首要条件,医生应具备口腔颌面外科执业资质。可以通过查看医生的教育背景、临床经验年限来初步判断。对于复杂病例,建议选择副医师及以上职称的。现在的微创技术已经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,医生操作下风险可控。
关于口腔外科的几个误区
很多人认为拔牙会影响记忆力,这没有科学依据。还有患者担心麻醉影响大脑,其实口腔局麻药量很小且作用局限。另外,不是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,如果位置正常且清洁到位,可以保留观察。关键是要根据检查结果做决定。
新技术让治疗更舒适
现在很多机构都配备了超声骨刀、微创拔牙器械等设备,配合CBCT三维影像,能定位避免损伤重要结构。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,还可以选择镇静或静脉麻醉等方式,大幅提升治疗舒适度。术后也有各种生物材料帮助创口更好愈合。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遇到口腔外科问题时,不必过分紧张,但也要及时寻求帮助。记住,预防胜于治疗,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很多问题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