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怎么治疗?一文讲清常见治疗方法
牙齿突然疼得,连喝水都难受?可能是牙体牙髓出了问题。很多人一听到要去治牙神经就害怕,其实现在医疗技术已经很成熟,治疗过程也没那么可怕。今天就来讲讲牙体牙髓病的常见治疗方式,帮大家消除恐惧心理。
为什么牙齿会突然疼起来?
牙齿外面看着硬邦邦的,里面却是"空心"的。每颗牙齿内部都有牙髓腔,里面装着牙神经和血管。当蛀牙太深、牙齿裂了或者牙龈长期发炎,细菌就会钻进牙髓,引起剧烈疼痛。这就是典型的牙髓炎症状。
很多人以为忍忍就过去了,结果拖久了可能发展成根尖周炎,连累旁边的骨头。所以一旦出现下面这些情况,建议尽快就医:
- 冷热刺激痛,特别是热痛更明显
- 晚上睡觉时突然牙疼
- 咬东西时某个位置特别敏感
常见的几种治疗方案
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,不是所有牙髓炎都要"杀神经"。
1. 保髓治疗:能留则留
如果发现得早,牙髓只是轻微发炎,医生会先尝试保住牙神经。具体做法是在蛀洞底部放一种特殊药物,刺激牙本质再生,再用临时材料封起来观察。大约2-3周后复查,如果症状消失就可以直接补牙。
这种治疗对儿童和年轻人更好,因为他们的牙髓修复能力强。不过大概在60-70%,需要定期复查。
2. 根管治疗:解决问题
当牙髓已经感染时,就需要做根管治疗了。别被这个名字吓到,其实就是把发炎的牙神经清理干净,再把根管密封起来。整个过程大概需要2-3次:
次就诊时会打麻药,然后在牙齿上开个小洞,把坏死的神经清理掉,放上药。第二次换药,确保炎症消除。后一次用特殊材料把根管填实,防止细菌再次进入。
现在的根管治疗都配有显微镜,连细小的根管都能处理干净,超过90%。做完后建议做个牙冠保护,因为治疗后的牙齿会比较脆。
3. 显微根尖手术:疑难病例的解决方案
有些复杂情况,比如根尖囊肿、根管钙化或者器械折断在根管里,就需要做这个手术。医生会在牙龈上开个小口,直接处理根尖部位的病变。听起来吓人,其实创口只有几毫米,很快。
治疗时会不会很疼?
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现在的麻药,治疗过程中基本没感觉。打麻药时就像被蚂蚁叮一下,之后整个治疗区域都会麻木。有些人对麻药不太敏感,可以提前跟医生沟通,医生会调整麻醉方式。
治疗后可能会有1-2天轻微不适,这是正常现象。如果疼痛持续加重,就要及时复诊。
治疗后要怎么护理?
不管是哪种治疗,后续护理都很关键:
- 24小时内不要用治疗侧咀嚼
- 暂时不要吃太硬太黏的食物
- 保持口腔卫生,但刷牙要轻柔
- 按医嘱复诊,不要自己觉得不疼就不去了
预防胜于治疗
牙髓炎大多由蛀牙引起,预防其实很简单:
- 每天认真刷牙,学会使用牙线
- 每半年洗一次牙
- 发现小黑点及时补牙
- 少吃甜食,吃完及时漱口
牙齿问题不会自愈,只会越来越。与其等到疼得睡不着觉,不如早发现早治疗。现在的牙科技术很,治疗过程也没想象中可怕。关键是要找正规医疗机构,别因为害怕耽误治疗。


